w88优德在线登入-欢迎您

学术交流

你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过常宝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23-06-25 发稿人: 点击数:


2023616日晚,应“图文辉映: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主题讲座教授学术报告团之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过常宝老师做客武汉大学文学院,并作了题为《“赋诗言志”的形成及文化意义》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吴光正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曹建国、葛刚岩、鲁小俊、汪超、余来明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付林鹏教授出席了讲座。

过常宝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任河北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先秦文学、文献研究,撰有《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制礼作乐与西周文献的生成》、《先秦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研究》、《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等学术著作近二十种,先后获得教育部、北京市各类学术、教学奖项十余次。

此次讲座,过常宝教授以仪式性特征作为理解“诗言志”和“赋诗言志”概念的切入点,从仪式的功能和演变出发厘清二者联系,进一步深入阐明其生成机理和传承关系,以求探讨“赋诗言志”概念形成路径内在的文化逻辑和话语机制。在讲座的第一部分,过教授首先明确了“诗言志”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指出“诗言志”体现了仪式的特定目的,包含了仪式参与者的意愿情感和仪式本身的神秘意志。在第二部分,过教授通过分析西周飨燕礼仪式及其中用诗情况,点明诗得以脱离仪式而单独使用的可能性令其自身“言志”功能得以显现。在第三部分,过教授描摹了春秋时期飨燕礼及其用诗形式随着朝聘活动性质的变化而演变的路径,由此引出“诗言志”到“赋诗言志”这一变化的底层逻辑与历史必然性。在第四部分,过教授讨论了“志”的隐晦性与对应的阐释方式,指出“赋诗言志”的仪式性属性恒久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过教授强调这一转变所呈现的话语逻辑和文化机制不仅是一个文学史问题,更是神圣话语过渡到世俗话语的象征,体现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变革。

讲座主持人吴光正教授对过常宝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总结。吴教授高度评价了过教授将“赋诗言志”放在原始文化向礼乐文化发展转型的宏大背景中解读的研究方式,赞叹这样的解读超脱出了教科书的陈旧框架。吴教授真诚地建议在座的同学们积极阅读过教授的论文与著作,沿着这种更贴近中华文化形成演变历史的研究路径在先秦文学领域进行探索,进而打开研究思路,拓展学术视野。

与会的诸位教授也对这场讲座赞叹有加。曹建国教授赞扬过教授不仅有着深厚的文献积累功底,还能够从文献上升到思想层面完成话语体系的建构,这种研究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付林鹏教授指出过教授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平面思维,运用了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概念的复杂演进过程。葛刚岩教授就对“志”的阐释路径和飨燕礼仪式之间的承接关系问题与过教授作了深入探讨。余来明教授从中国文化生成的起源的角度肯定了“赋诗言志”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互动环节,在座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从仪式参与者的主观意愿与仪式本身目的的异同、历史上不同时期对“赋诗言志”的诠释、“诗”对普遍性阐释的需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过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耐心予以解答。本场气氛热烈的讲座在主要与会人员的合影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场讲座属于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讲座——“图文辉映: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主题讲座之一。与会师生收获颇丰,普遍反映本场演讲对推进先秦文学领域的后续研究、拓展个人学术思维与视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下一篇:李运富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版权所有 ? 优德88地址:武汉市珞珈山 邮编:430072 鄂ICP备0000000
Powered by JL-TECH
教师专区登录

规章制度检索 请输入教师学工号

Baidu
sogou